2013年1月6日 星期日

戰爭年代的桃花源 - A Canterbury Tale




在中世紀的英國,喬叟寫了一本《坎特伯雷故事集》,當中一條通往坎特伯雷 (Canterbury)的朝聖之路,朝聖者各階層也有,騎士、僧侶、商人、農民、醫生…..鏡頭一轉,持軍刀的軍人抬頭望天,一架戰機劃破長空,地上依然是一望無際的青翠綠茵,1944Michael PowellEmeric Pressburger所拍的《A Canterbury Tale》,就是這一片二戰年代的桃花源。

「站長,你不是說這裡是Canterbury?
「不,我說下一站是Canterbury。」

在一個寧靜的晚上,美軍Bob就是因為一個遊客式的誤會,早下了一個站,到了名為Chillingbourne的小鎮,跟他同站下車的有英軍Peter和從倫敦來找農務工作的Allison。途中,有人將膠水倒在Allison的頭上,逃去無蹤,兩個軍人因此牽涉入一宗這樣的「案件」。我雖沒讀過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但這宗案件猶如是中世紀的事情,發生在二戰的峰火之間。

電影有一種很真實但充滿幻想的自然情調,Alison經常聽到風的聲音、她也比別人更易察覺某處有人走過;美軍Bob身為遊客,卻擅於結緣,找來一班小朋友為他們查案;戲中更有好多叫人意具甚具宗教感的市長,鎮長在火車中的一段良心告白,列車穿過隊道,他的面孔模樣隨光線轉變,凌厲的眼郎有著威懾的莊嚴。


戲中雖有三名演員,在綠草如茵之地,卻無情愛情節,但又浪漫非常。Bob因為7星期收不到女友來信的失落,Allison追尋他那跟離世男友坐過的馬車,只是旁枝情節卻感人至深。

還有英軍Peter,他本身是一名在戲院打工的琴師 (FYI. 舊時戲院有現場樂隊伴奏),但他的志願一直是在教堂當琴師。正當他在坎特伯雷大教堂打探某人下落,那老人一臉不厭煩的轉身就走上樓梯,突然一頁白紙從天而降飛到他的腳前,竟是一張琴譜。《A Canterbury Tale》,對我來說就是一份猶如從天上送下來的禮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