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三谷幸喜 -《清須會議》





羽柴秀吉、柴田勝家、丹羽長秀、前田利家、瀧川一益、黑田官兵衛…...對於曾是幾代《信長之野望》和《太閣立志傳》玩家的我來說,在銀幕中見到他們,腦海中依然不能忘掉他們遊戲中的能力值。在《清須會議》中,羽柴秀吉依然古惑詼諧、黑田官兵衛使柴田勝家「混亂」依然綽綽有餘,「進也瀧川、退也瀧川」則只見到不停跑步的瀧川一益,柴田勝家則被三谷幸喜調校成連拜佛的「香」和蕎頭的「香」也分不清的可愛白痴。

清須會議係一個近似拿破崙戰敗後的Congress of Vienna,是商量織田信長死後的土地分配和繼承人問題。跟Congress of Vienna最大之分別是,與會者四人,羽柴秀吉、柴田勝家、丹羽長秀和池田恆興,是互相認識好長時間,而羽柴秀吉當中「羽柴」二字,更是日後的豐臣秀吉當日為了表示尊敬柴田勝家和丹羽長秀,而特意起的姓氏。

清須會議本身是一個好有發揮空間的歷史事件,很少歷史事件是由一班份屬同僚的四人,透過一個會議便改變了各自甚或整個民族的命運。我曾讀過吉川英治所寫的歷史小說,會議中各人互相揣摩、討價還價得好有火花。三谷幸喜的《清須會議》,詼諧得來卻無火花可言,各人猶如自討沒趣的小丑,我覺得算是浪費了如此好的題材。鬥快拔旗比賽一幕,最先跑到中心拔出旗幟者勝,無意間呼應歷史中羽柴秀吉意識到要早過其他人打敗明智光秀,火速從跟毛利家的戰役中徹退而佔先機。《清須會議》中瀧川一益到會議完結還在跑回城,柴田勝家會議後亦呆在自己所分的領地,一片清空下電影字幕最後聽到的戰火號血,是他們最終敗在政治舞台的哀歌。

 電影中羽柴秀吉和柴田勝家的造型

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

麥馬巴夫 -《無知時刻》




試想像,試認真、放膽瘋狂地想像,你年輕時,曾經將一個警察刺傷,你因此而坐過幾年監。當你出獄之後,你成名了,你成為一名大導演,很偉大很有名的導演,你突然想起那名年輕時被刺傷過的警察,你會怎樣做呢?

麥馬巴夫,跟KiarostamiJafar Panahi一樣,都是伊朗當代的大導演,他就是曾經那個年輕過的小伙子,他為了這個過去,拍了《無知時刻》。當年被自己刺傷的警察,在戲中,他拿著地圖,走到來麥馬巴夫的家面前,應徵當一名演員,又或者說,他來應徵當自己,他要演的就是《無知時刻》被麥馬巴夫刺傷的警察。

2014年1月21日 星期二

黃明川 -《破輪胎》




我曾經去過台灣三次,一次去台北、花蓮,一次去高雄,最後一次去過金門。第一次去台北和花蓮的時候,已對當地滿天神佛印像頗為深刻,龍山寺的電子指示、如醫院般的一條龍服務窗務式,到今天想起依然深刻。後來,讀李清志有關台灣奇形建築的文章,對台灣寺廟之多和奇更開了眼界;而黃明川的《破輪胎》更觀察到,台灣是自解嚴的時候,各地豎立政治人物銅像時,同時也建多了很多寺廟佛像,明顯,那些佛像是台灣一種失落後的心靈寄托。

《破輪胎》中有沉迷於拍紀錄片的男主角,和自覺愛男友所拍的黑白照更多於男友本身的女主角,他們的沉迷可算為對應著戲中描寫人民對神像的沉溺和祟拜。而男女主角所沉迷的都是一些有附帶記錄、記憶的藝術媒介,而拍攝的多牽涉各種工程,亦明顯是一種對環境不斷變遷的反動,而《破輪胎》更將當中的反動,提昇到不能自拔的一面。

還記得電影開始時,還未認清那裸女,聽到教外「砰」的一聲,就閃出了電影字幕,我不期然想起了譚家明的《愛殺》,雖然《破輪胎》比起《愛殺》來說,輕鬆不少,但隱隱約約所捕捉的四周卻仿似是未爆的炸彈,當他們失去了對相片、紀錄片和神像的熱情,那會是怎樣一回事呢?


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

黑澤明 -《踏虎尾》



 源義經、弁慶一行七人,另加最右邊的滑稽腳夫

《踏虎尾》是一部黑澤明異常短少的早期作品,全長不夠一小時,但很多場面已甚有後來黑澤明電影的風範。故事源義經、弁慶一行人穿過樹林一幕,已甚有後來黑澤明拍樹下那帶有未知世界的氣氛,而榎本健一所演的滑稽腳夫一角,多咀又好管閒事但總是帶著熱心,後來三船敏郎的演出可謂進化了這種滑稽精神,在灰諧之中帶點瘋狂而又表達出武士道視死如歸的精神。

弁慶騙過富樫一幕絕對是《踏虎尾》最精彩的一場戲,我亦認為是黑澤明生涯其中一場最精彩的調度,尤其當中不涉及動作打鬥,只有對話,而且幾乎全是弁慶的獨白,但已有武士片對決時亮劍前的對決緊張氣氛;弁慶對著白紙唸佛經,在官員走來查看前唸出「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威嚇彷如惡神托世,並迅速收起假的佛經。後來一行人全身離去,又比人從中阻撓,在人叢和柵欄之間橫向左右移動,所帶來的張力相信有源自歌舞伎的影響,但眾人的演出、構圖的精細和攝機機之移動,亦是構成這扣人心弦一幕之關鍵。

 腳夫見到喬扮僧人的弁慶,所謂佛經實為一張白紙

2014年1月14日 星期二

Abdellatif Kechiche -《接近無限溫暖的藍》




2013金棕櫚得主《接近無限溫暖的藍》是一部頗出乎我意料的作品,但其出乎意料之處相信或多或少反映我對女同性戀者的陌生或者定型。Adele發現自己是女同性戀者之路,由跟初相識男友性事後之不舒服、到跟藍髮女子Emma過馬路刷身而過後該晚性幻想之快慰,第二天早上再跟女同學親吻,這段Adele發現自己是女同性戀者之路,係一段充滿情節、慾望和氣氛的自我探索,但我坦言不大欣賞這個開始,因為整個歷程前文後理、情節交代得甚為清楚,讓人覺得當同性戀非事必有因不可,連「存在先於本質」也甚煞有介事拿出來一談,有種做論述要有出處的感覺。

2014年1月11日 星期六

尋訪小津光影世界 日本映畫之鄉尾道


《東京物語》中笠智眾和原節子經典一幕,
在尾道淨土寺取景,後方的是架在火車軌上的一排排電線

2013年是日本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誕生110週年,他於1212日出生,同時也是他的死忌。小津安二郎最為人所熟悉的作品《東京物語(1953),有關一對長居家鄉的年老夫婦到東京探訪子女的故事。各子女卻因為工作和生活環境所限,跟遠渡而來的父母共處時間其實不多,最後老母達成探訪所有子女的心願之後,因旅途舟車勞頓、身心俱疲之下在故鄉病故。《東京物語》兩老的故鄉,就是對著瀨戶內海的尾道,於戲中亦展現出一份濃厚的鄉土情懷。從廣島到尾道坐火車要兩個多小時,我卻不時在想,我快將來到《東京物語》的故鄉。

2014年1月6日 星期一

宮崎駿 -《風起了》




一次突如其來的災難,一對萍水相逢的男女,未及知道對方名字的時候,卻在混亂中分開了,而舊時相遇的對方,也被災難摧毀,後來男女主角幾年後偶然的相遇……《風起了》的故事模式,不禁教我想起日本電影史上其中一個經典,1953年的《請問芳名》系列,《請問芳名》著重的是命運的苦笑安排,《風起了》則表現出迎接苦笑命運之氣度,這個分別說明了《請問芳名》雖然經典但斷不是偉大得不被時光磨蝕的作品,但《風起了》,我則有歷久常新的信心。

片中提及托馬斯曼《魔山》,我視《風起了》也如一座「魔山」,一個忘卻悲傷的地方。戲中男女主角重逢的酒店,不同國藉的人在二戰前夕和諧共處,忘卻一觸即發戰事之煩惱,女主角的病情也因滋新的戀情而暫時放在一邊;但更接近那萍水相逢的德國人所提及之「魔山」,其實是男主角誇時空遇上意大利工程師的夢景,一段追逐飛行的夢,夢中縱有戰火,縱有死亡,縱有一去不返的飛機,卻終歸是一個甚為快樂的烏托邦;而男女主角結婚並同住於上司的鄉家,那個家之成立也是一座忘卻傷痛的「魔山」。《風起了》所記的是一個大時代,不只是一個傷痛的時代,而是一個去忘記傷痛的時代,以記住傷痛、正視傷痛來忘記傷痛,正正就是「風起了,我們繼續努力生存之氣度。

2014年1月4日 星期六

牧野省三 -《實錄忠臣藏》




牧野省三被譽為日本電影之父,亦是日本第一位正式的電影導演,同樣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和實業家。第一次認識他牧野省三是從Donald RichieJ.L.Anderson合著的《The Japanese Film》,後來在四方田犬彥所著的《日本映畫100年》再讀了一些他的生平,印象中是個非常傳奇的人物,從相片亦可見是相當英偉的人物。《實錄忠臣藏》是一部慶祝他50歲生日之作,可惜一年後便英年早逝。

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小津安二郎的女性群像






我們一般認為,原節子是小津安二郎電影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她在《東京物語》所演的媳婦紀子,對老爺和奶奶無私的愛同時承受自身際遇上之不幸,原節子對愛與無奈的拿掐,成為小津安二郎電影的象徵。小津安二郎曾明言,原節子代表日本人,亦可見在小津眼中原節子的技藝達至顛峰,能代表整個民族的特性。

小津的電影,尤其自有聲年代開始,無論在故事、角色、演員、場景、情節、對白等等各方面,都有十分顯著的重覆,而各部作品之間維持著相當統一的小津格調,貫穿小津電影的重覆風格,可視為他塑造內心最理想形象之推敲過程。當然,原節子可視為他最理想的女性形象,但小津電影中其他的女演員,亦反映出他不同年代的女性觀察。香港電影節協會於十一、十二月上映五部小津的作品,跨越戰時到戰後復甦的年代,當中某些女主角體現出跟《東京物語》原節子略有不同的愛與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