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

Alfonso Cuaron -《羅馬》



此羅馬非彼羅馬,此羅馬為墨西哥城的其中一區。以這種方式命名的電影,印象不少,當中最有名的例子該為《德州巴黎》(Paris, Texas, 1984),這種命名手法自然會引起一些感覺或預期的反差。Paris, Texas,無論名字或電影本身都帶有失落和疏離感。

相比《德州巴黎》的冷和疏離,Alfonso Cuaron的《羅馬》有著同樣的特性,但處理則有點不同,刻意的冷卻又同時帶點不著意,例如,戲中那場火,觀眾卻不感受到那股熱,觀眾很自然在那場火面前,代入的是觀眾自己的角度,這其實就是Alfonso Cuaron那長鏡頭的厲害之處,好像帶你看清楚周圍的環境,其實暗暗地提醒時代、地域或身份間的距離。


這份距離感有著許多重的意義,如女主角找男友一幕,一大班人在練武術,這一幕雖然有很宏大的奇觀性,但又很自然感受不到眼前拳腳的力量,因為戲中有一個著急找男友的女子,她的心不是在望這些拳腳,但她跟前訓練表演的距離,和戲中刻意跟時保持的距離,是互相吻合的;而當那一幕師父展現當時還算神秘的瑜伽動作時,突然戲中的距離感就被那動作的神秘感所取代,那距離感消失的一刻,接著是一早已預料到女主角跟男友分手結局,將極老土的情節極巧妙地透過角色視角和不同的距離或觀感反差呈現出來。


後來的示威到開槍到流產一幕,亦是差不多的距離拿掐處理,以非能即代入並具時代意義的大宏觀畫面作序幕 (武術訓練/示威),再慢慢拉近觀眾代入的距離 (瑜伽師父的神秘/傢俱店內外到開槍)到迎接女主角可充份預計的悲劇,而這個安排,就確實很有今天回想事隔幾十年的感覺,由矇矇矓矓的大事代轉眼突然意識到那份悲傷何來,我認為 Alfonso Cuaron非常成功透過他的鏡頭、用色、斜事的手法和轉移跟主角距離的視點,隔著時代的距離來回顧當日值得悲傷和感動的故事。


雖然我認為《羅馬》非常成功利用時代和角色間的距離感,但距離偉大的電影,還差一大步。沙灘結局一幕,你喜不喜歡也好,是那橫向貼海的畫面教人留下印象,讓人清楚感受到浪的高度,整個災難的危急,同時也是一個教人陌生的視點,陌生得你好少看得清楚,救人者和遇溺者和海浪之間,呈現異常清晰的形勢距離,彷彿是把拍《Gravity》的處理方法,放在這英勇救少主的一幕;處理雖然教人有深刻印象,但跟後來自白原來不想自己女兒女生的悔過,二者在情感連繫上則承接不來;原本這是一個相當有意思的處理,單是奮不顧身救少主對比全不珍惜自己的骨肉已值得大有發揮,但這值得大大發揮之處,卻被怒海救兒的影像宏觀所掩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