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3日 星期五

Emmanuelle mon Amour – 懷念艾曼紐.麗娃



 

相信不少電影迷,當時看到米高漢尼卡《愛》的電影海報推出,已經非常期待這部作品,一對老人滄桑的手,輕撫著她那同樣滄桑的臉。男主角Jean-Louis Trintignant,他的名作多得很,《男歡女愛》、《同流》、《慕德家的一夜》、《藍白紅之紅》。而海報上他輕撫著的女主角,樣子確實已經認不了,但她的名字怎教我忘記, Emmanuelle Riva,她為世界所認識,是一部已超過50年前的作品,1959年的《廣島之戀》。當時望著《愛》那張海報,真的立刻感受到什麼叫刻骨銘心,因為我對她之前唯一的印象,竟然還在廣島正值青春的Elle,而海報上的她,殘酷地已經垂垂老矣。


我想沒有幾多演員會像Emmanuelle Riva,在生涯最初和最終締造了兩個事業高峰。《廣島之戀》開啟了後來法國以至歐洲電影的文藝風潮,Emmanuelle Riva算得上是文藝電影女星的先驅,Monica Vitti在《迷情》中的一臉迷茫、珍摩露的《》在米蘭遊走的步伐,Maria Schneider在《巴黎最後探戈》和《過客》的異國陌客和談吐腔調,都帶有Emmanuelle Riva《廣島之戀》的影子。在《廣島之戀》中,Emmanuelle Riva演一個多愁善感、以文藝腔調談話的演員,她演出了一種難以置信地全面的優雅,優雅在她身上,可以是在廣島漫步的步履,可以是故鄉回憶所滲出的哀愁,可以是身體互擁性愛的快樂,也可以是一種跟異地、歷史或悲劇無可避免的陌生感,Emmanuelle Riva承載著這些全然不同的感覺和思緒,但最終都化成一種她或《廣島之戀》一種特有的優雅。


值得一提的是,《廣島之戀》對於阿倫雷奈或者杜拉絲都是第一部成功的長片,但二人後來都沒有起用Emmanuelle Riva,反而他們更喜歡用Delphine Seyrig,雷奈的《去年在馬倫巴》和《穆里愛》、杜拉絲的《印度之歌》,都用上Delphine Seyrig作女主角。若跟Delphine SeyrigEmmanuelle Riva相比,Delphine Seyrig明顯是一位更dramatic的女演員,她一個突然的笑客或樓梯邊的一個轉身,都教人非常深刻,而Delphine SeyrigEmmanuelle Riva最終在雷奈或杜拉絲的電影中,呈現出很不同形式的attachmentDelphine Seyrig跟戲中的結構和述方式緊密呼應,她的回憶是結構的一部份;Emmanuelle Riva雖然很連貫地以優雅呈現各種情感和回憶,但她所表達出的情感和回憶卻是活生生,呈現出電影時空中該有的溫度,一種彷彿劫後餘生但遺憾未能全然體會的悲傷,當她由舊事閃回到廣島,她呈現的情感也能夠隨時空的距離轉變,而且是一個多維度的轉變,她掌握到不同角度、不同距離、不同思緒的若即若離,還有她跟《廣島之戀》男主角岡田英次其實沒有共同經歷甚麼,但已彷彿歷盡生死,這很多程度亦因為Emmanuelle Riva所牽動的情感交流。



50多年之後,她參與米高漢尼卡的《》,故事無論相比《廣島之戀》或者米高漢尼卡其他電影,都是比較普通,我指的普通是貼近大眾生活,一段關於老人慢慢步向死亡的故事。Emmanuelle Riva很簡單表現出步向死亡是多麼令人討厭,當她察覺到自己的女兒和學生意識到自己的死亡,她多麼想避開他們,跟Jean-Louis Trintignant回房一同迎接死亡的世界,所謂愛,就是可以一同面對死亡這種討人厭到極的感覺,縱使多麼討厭死亡,Emmanuelle Riva演出依然不失優雅,她保持著同一份優雅,見證著Jennifer Lawrence在奧斯卡中擊敗自己奪得最佳女主角,我不可能替Emmanuelle Riva感不值,而是奧斯卡確實不值得有Emmanuelle Riv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