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同學,你假期的功課還未交呀!」
「Sorry Miss,我又唔記得左…...」
「X同學,我唔係指剛過去的復活節,我是指你未交農曆新年期間的功課。」
這組對白,的而且確曾出現於我的校園生活之內,而Abbas Kiarostami的《踏破鐵鞋無覓處》勾起了我對做功課的一種恐懼。戲中的老師是在班上於眾人面前即席批改學生的功課,其中一名學生沒有把功課寫在練習簿上,只寫了在紙張之上。老師走去問他你怎麼接二連三沒有將功課寫上練習簿,他起初答不上,沉默一陣之下才說把練習簿留了在表弟家中。
一生人沒有幾多件事你是一定要做,大學你可以不上 (或上不成),婚你可以不結 (或結不成),但功課你一定要做,而且一定要完成。做功課對我來說是一種折磨,我現在看這部伊朗電影依然感受到自己一直以來對做功課的恐懼,我很可憐並理解那個接二連三沒將功課寫進練習簿的小朋友。不同的人有不同應付這種折磨的方法,抄功課是其一;像戲中「不將功課寫進簿內」,對某些人(包括我自己)來說,真係心理上可以好過一點;更甚的有固意將歌詞隱藏於功課之中,或者像電影《閃靈》於功課中不斷重覆抄寫某句說話。我到現在依然覺得,世上沒有很多東西,像做功課一樣是你生活之中日復日而且不能避免的一種折磨,對我來說做功課簡直是一種不能彌補的創傷。
故事的主角小朋友,於放學中將那剛忘記帶練習簿小朋友的簿連同自己的一併帶回家 (該小朋友的表弟也是同班,並即席於班上歸還了他的練習簿),主角為了歸還那可憐、剛被老師恐嚇再犯便踢出校之同學的練習簿,展開了走過山後另一小鎮尋人之旅。這個故事教我想起Hillary Bradt,Bradt Travel Guide的創辦人,她聲稱第一次去旅行的經驗是一歲多,家人帶她在海灘遊玩的時候,她突然覺得有需要在那裡獨自一人在海灘走走,她有意識去較遠處的那一剎就是她聲稱第一次去旅行的經驗。戲中主角一樣,雖然山後的小鎮只是可以跑過去的路程,但看得出他是第一次自己去那處,爺爺見到他跑上山自問他去另一個鎮做甚麼,真正的長大是知道自己的目的而去做,而不是別人叫你要專心,叫你做功課,叫你做家務。
電影過後,有黃愛玲和李焯桃的影後談,但由於該段會播放影片,為免看到一些自己未看的電影片段便決定離場。但我還是聽到黃愛玲提及登山那段「Z」形的路,她說在Kiarostami的電影之中不時會出現「Z」形路的場口,我沒有聽到黃愛玲對這樣的風格有何見解,但我確實覺得那段「Z」形的山路頗代表到Kiarostami。「Z」是其中一個字母,無論大寫上寫,180度調轉之後都是一模一樣的,《踏破鐵鞋無覓處》多處展現這段尋覓之旅重重覆覆、原地踏步的樂趣。
小朋友焦急地尋找同窗卻發現只在原地踏步,老木匠徐徐地緩行卻接受不了村中房子木門漸漸被鐵門所取代,他們同行時經過老木匠為不同房子做了4、50年的那些窗框,從窗框中展現快將入黑的村外景色。我驚嘆那一幕的美麗,那一幕有些東西我知是未能理解未能意會的,我好想快些意會到,原來我慢慢代入了那戲中在「Z」形山路徘徊的小朋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