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5日 星期四

Andrey Zvyagintsev -《相親不相愛》




《相親不相愛》(Loveless2017)可算是另一道安東尼奧尼《迷情》,二者都建構並有角色失於一段三角關係中失蹤,《迷情》的三角關係是因失蹤才成形的,《相親不相愛》則因二成年人想消除彼此關係而導致兒子失蹤,《迷情》真正失蹤的原因是一個謎,《相親不相愛》的失蹤誘因觀眾顯然易見,但對男女主角二人卻終歸是個謎,他們永不知道為何兒子會失蹤,而且他們並沒有因為失去自己的兒子,最終有什麼得著和體會。

從電影結局去看,《相親不相愛》不止是人的消失,亦明顯是愛的消失。何解愛會消失? 戲中女主角就清楚說明其中一個原因,因為我們在尋找的是依靠,而不是愛。那父親比較明顯好於尋找新鮮的女伴,結局他把小孩扔到床上,可見對自己的下一代基本上萌生不出基本的責任和愛護感;媽媽則比較複雜,但對照顧小孩這個責任也討厭到宣之出口,不過她討厭的多在於照顧這一環而已,對小孩帶有明顯的關心和感情。


但值得探討的是,是什麼促使媽媽想撇低照顧小孩這個責任,可能是之前不愉快的婚姻讓她渴望跟新對像二人世界的新活,適逢離婚賣樓是一個契機,而寄宿學校而給予兒子暫時離開她的環境。另一方面,各式較富裕的生活也彌補了她對家庭的歸屬感,某些物質的愛如手機、舒適的房子、溫暖的大床不知不覺取代了對人的愛或者依靠,而兒子一個意外發現自己只算是可有可無的一員,憤然離家,最終不知所蹤。


愛的消失,《相親不相愛》充其量是觀察和描述到當中的面貌和社會生態,戲中從警察的官僚、到救援隊的系統、到認屍間的誤會,呈現出愛的消失是一個很普遍而且極具危機感的世代現象。何解愛會在當代消失? 《相親不相愛》沒有提供很確切的理由,但嘗試提供理解這現象的緣由,電影嘗試指向從當代政治紛爭局面入手。如電影結局新聞最後播出烏克蘭東部的戰爭,那母親看完新聞後走出露台使用跑步機。整個結局許多東西都不清楚,她究竟關不關心這單新聞? 她有否想起失去的兒子? 她在這居所是否找到她想要的依靠? 不知道,但肯定的是,那一刻她並不很自在,走出露台踏上跑步機又停下來,她在整個空間內外都不舒服,而整整一幕就是由外面的新聞,到一個新的居所和舊日的創傷連結一起,而那段新聞的出現,如天外之音仿佛是理解昔日創傷的一道入門。


我不熟悉政治,亦不熟悉俄羅斯,但烏克蘭東部的戰爭,比起以往的國際戰爭,最少在國際層面上幾乎欠缺任何人道的關注,任由生靈塗炭不發聲不作援手,這正正就是普世地愛的消失的表現。而小孩失蹤後,發現他有一個秘密基地,是一個相信是共產時代遺留下來的建築物廢虛,人與人之間有些美好,是否又在政治氣氛的變遷中徹底摧毀了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