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日 星期三

中村登 -《古都》

若干年前,香港國際電影節上映了中村登《夜之片鱗》(1964) 的復修版,聽聞係非常之驚艷,可惜當時無機會看到。近日,偶然找到了中村登的《古都》(1963) 來看,確實驚艷非常,是我看過幾乎最精彩改編日本現代文學的電影,我唯一覺得能與之類比的,應該會是市川崑執導谷崎潤一郎的《細雪》(1983)

川端康成《古都》其實是我第一本自發讀完的小說,不過我對故事印象已相當依稀了,我對《古都》的印象是一個相當神秘的故事,而非像電影那樣,較像是一個有關愛情和親情的故事。

《古都》的神秘當然源自其孿生雙女之間的關係和感通,電影安排千重子和苗子(均由岩下志麻演)在衹園祭相遇,苗子正向神明祈求重遇自小失散的孿生姐姐,姐姐就站在自己身旁。她們的相遇和相認係一見鍾情式,而幾乎就在另一刻,在鴨川的橋上,男的走過來要求約會,女的卻還未夠時間反應,一分鐘前才見返家姐,一分鐘後,就有個男人以為自己是家姐,而家姐又在同一條橋上,遇上了另一個男人。

《古都》並不是《情書》,不是那種有關角色們最愛是誰的探討,反而刻劃的是一種處境。姐姐千重子在整部電影表現得最親密的,是跟突然在生命中出現的妹妹之相處,她們在北山杉之下大雨相擁,呈現出生命託付的感覺,選擇丈夫則只因家族生意承傳;妹妹苗子則注定要拒絕心愛的人,因她不想活在姐姐的陰影之下,雖然她向神明祈求能跟姐姐重聚,但真的相遇之後,她拼命的卻是想活出沒有跟姐姐相關的人生。

《古都》這部電影真的美得沒有話說,簡直是一部京都的四季風情話,同時包含著各式人生的起起落落。



2025年9月24日 星期三

Emilia-Romagna - 摩德納的車,還有單車

次去意大利Emilia-Romagna的旅程,我們坐芬蘭航空經赫爾辛基飛米蘭,在機上,我看了Michael Mann執導的《Ferrari》,我覺得電影很有趣,尤其呈現舊時賽車的模樣,如當年未發明安全帶,有意外時賽車手會literally彈到十樓咁高的情境。

我覺得這電影給了我好好的準備來摩德納,這個汽車之城,Ferrari、Maserati、Alfa Romeo等等車中名牌的發源地,但事與源違,本性對車就是沒有太多感覺,走到法拉利博物館,看著不同型號不同顏色的法拉利,我沒太多感覺,我覺得比較有興趣的,還是法拉利會視羅塞里尼和英格列褒曼為上賓,究竟英格列褒曼如何揸法拉利,才是我會感興趣的事。

之後我們因為想找球場,路經了一場單車比賽,那是一個好像馬場的地方,但旁邊有一條單車賽道。究竟這個運動場,原意是不是要用來賽單車的呢? 我不知道,因為賽單車是應該像李慧詩那些,有斜道的吧;但若不是用來賽單車,這個瀝青路的用途是什麼呢? 但若是這種形式賽單車的地方,這個運動場古堡般的正門,又是不是太過有氣派呢?


以前中學會考讀西史時,知道帕爾馬和摩德納是其中兩個促成意大利統一的公國,今天兩個地方還是有種雙城對倒的感覺,大家都有差不同形式的大教堂,杜奇宮都在古城的一旁,而彼此都以食材聞名天下,帕爾馬有以其命名的Parma HamParmesan,摩德納則盛產黑醋。但旅遊的感覺則分別甚大,帕爾馬較混雜和繁囂,摩德納則寧靜和感覺整體得多,更像一個古城,其聞名的汽車工業則延伸在古城之外。




2025年9月23日 星期二

Emilia-Romagna - 帕爾馬的廻旋處婆婆

旅途的第二站帕爾馬才算正式開始Emilia-Romagna地區的旅程,之前第一站Lodi還是在倫巴第省。

其實我們是第二次來帕爾馬,之前一次是因為要從La Spezia坐火車到小堤琴之都Cremona,火車完全毫不意外地誤時,所以就在中轉站帕爾馬停留了兩小時,並路過當時的美食祭。

對比之後去的Emilia-Romagna城市,帕爾馬是比較混雜和吵鬧的,其他Emilia-Romagna則像有個較清晰的形象和主題,例如Bologna的塔樓和拱廓、Modena的汽車、Ravenna的馬賽克、Ferrara的法西斯建築。帕爾馬則好像甚麼也有一些,一邊有大教堂Catterdrale和相當混亂的和平廣場、河的另一邊有杜奇宮和像小型凡爾塞宮的噴泉花園、還有隱身在民居背後的帕爾馬足球場。

在混雜的帕爾馬,曾遇上過相一些有趣的人,例如不想工作的郵政署職員,好像我們來買郵票是打擾了他生活,一張郵票他也處理了5分鐘;也有取笑我以為擺放在會議室窗旁的是原獎盃的帕爾馬球會職員;最有趣的一位,則是廻旋處婆婆。

那個廻旋處就在一個教堂門前,門前有大約七、八張長椅,我們坐了當中一張,之後婆婆見到我們,叫我們坐過一點,然之後坐過在我的隔離,並開始跟我們認真談話。

我們完全聽不明白婆婆跟我們說什麼,婆婆也一點不介意我們聽不明白,反之,婆婆好像因我們不明白才走來跟我們談天。肯定的是,婆婆是跟我們談自己的東西,或者這個廻旋處周圍的事,我們跟婆婆說我們來自香港,但她沒有興趣理會我們來自那裡,我們那刻彷彿是婆婆難得在路邊遇見的樹洞。到現在,我們還不時在想,婆婆其實走來跟我們其實談了些什麼。



2025年9月21日 星期日

Emilia-Romagna - Lodi旅館的真跡

以前,我旅行真的很喜歡walk-in找地方住,但現在網絡方便盛行,許多時訂了住宿也從未見過屋主人,若以從前那樣到目的地才walk-in找的話,恐怕只會摸門釘。

今次在Lodi訂了的住宿,跟不少之前在意大利住過的住宿一樣,例如在Catania朝早離不開的旅館,總帶有少少難忘的體驗。

先訂了住宿,還是要摸門釘。Lodi住的是一座獨立的洋房,到埗時在閘外按了一陣門鐘,開始以為尚有十多分鐘才到check-in time (但我明明跟屋主事前溝通好會早一點到),但過了check-in time,還是沒人應門。

原來門鐘下面,還有分層門鐘。這座獨立洋房內原來還有幾間企業,一間看得明白是牙醫,另外兩間則不大明白,總之就不是我在Booking.com所預訂的旅館名字;所有層數的門鐘我也按了,終於有位女仕應門,我也不知按對的是那一層。



旅館相當之大,有獨立客廳、獨立陽台、獨立廚房,客廳有一列地區學術參考書,遍布旅館有幾幅畫作。當中在睡房走廊,掛了一幅意大利現代畫家Renato Guttuso的真跡,真跡上方一角,極度隨便的攝了張防火告示,彷彿是藝術慵懶的延伸。

意大利人是有能力把慵懶延伸到生活每個角落。當我們放好行李後,離開旅館,竟發現我們護照的影印本隨意地放在樓梯的茶几上;不久前,女主人才盛裝跟我們道別。我們唯有把我們護照的影印本,攝進她那辦公室的門下面。現在回想,那樓梯角落我們被遺留護照的影印本,教我想起電影的一幕,《春光乍洩》中,何寶榮和黎耀輝的護照。




2025年9月20日 星期六

Emilia-Romagna - Lodi的香味


很久沒寫東西,突然想試寫寫對上一次去意大利的旅程。對上一次我們主要去的地區是Emilia-Romagna,即BolognaParmaModenaRavenna等一帶,聖馬力諾則是身處Emilia-Romagna內的一個獨立國家。

不過Lodi其實並不是Emilia-Romagna當中的,Lodi是跟米蘭一樣屬於倫巴第省,我選擇Lodi作為長途機後短暫的休息地。

對於Lodi,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當中的任何地方,而是這個城市的香味,這個城市周圍有種樹,有黃色小花,走過真的是有種在城市內未曾感受過的花香,及後行程的幾個城市也發現這種香氣襲人的樹。為此,我詢問了AI,提供了Lodi、六月、香氣、黃色小花等關鍵字,並附帶圖片,得出這種樹很大機會是Linden Tree (椴樹)AI形容椴樹的花朵有蜜糖的味道,但我更記得那種香氣所帶來的愉悅。

Lodi就是一個簡單的意大利小鎮,有個著名四面拱廊的廣場,有跟拿破倫打杖相關的名橋。Lodi食物也相當聞名,我們曾經在日本熊本某意大利餐廳試過一款薄切芝士Raspadura,正正就是Lodi一帶的名菜式,可惜我們長途機後的疲累未有很好的胃口。

Lodi就只留了一晚,早上過B&B隔離街的Bar食早餐,早餐正門外坐著一位常客大叔,所有客人出入都跟他打招呼,Lodi就是這種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