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3日 星期六

馬智恆 -《岸上漁歌》




漁歌,一種我之前從未聽過的曲風名稱,香港舊時的曲風,較耳熟能詳的當然有粵曲、南音,「涼風有信,秋月無邊」,這些不時都接觸到;但漁歌這個名稱確實首次接觸到,當聽著電影《岸上漁歌》那些老人家唱著那些漁歌,又覺得很熟悉,雖然不肯定自己以前有無聽過,但一聽到就會有本地老一輩、祖先輩的親密感。

漁歌,是一種很簡單的曲式,唱的人不會有樂器伴奏,歌詞亦是非常簡單,不是有關於不同打漁經過的地方,就是婚嫁或家庭,但用詞都是非常簡單,沒有特別深的意思,外人聽的話可能一首和另一首都分辨不到,但那些漁民就可以聽得出某首歌或某種腔調,是不屬於他們的地區。但漁歌雖簡單,但卻隨生活變遷可有極大的流動性,有一女仕輕易的將福音譜進漁歌曲目,而塔門的老一輩,更能在白事中即興創作漁歌,以表哀悼之情。

《岸上漁歌》主要遊走於塔門、大澳和香港仔這三個今天還會聯想到漁業的老人家,訪問幾個還懂得唱漁歌的老人,訪問者有的早已退休,有的則還做跟漁業有關連的事,例如賣魚、清理海上垃圾、或跟丈夫留在塔門經營餐館,不同受訪者可以看出有不同對於海上生活的情感,有厭倦、有懷念,但每一首漁歌每一段故事都是快將消逝本地的漁村記憶。


《岸上漁歌》製作歷時四年,到電影後段跟另一本地紀錄片《伴生》一樣,碰上受訪者離世的情況。《岸上漁歌》在處理死亡導演再加強對紀錄片的介入,拍攝了一個在生者觀看並對望著影像中已離世者的片段,是一個驚人地直接和殘酷的陰陽相隔場口,雖然有很難得的影像效果,但我確實覺得要帶出漁歌一代的消逝,這種如斯介入和直接的處理有否需要。

在影後分享,有一漁民後代分享,以前他們是抗拒聽漁歌的,因為那些都是上一代的語言方言,代表著落後、無學識,所以漁民自己反而不覺得這些上一代記憶珍貴,但現在從電影回顧又覺得失去了一些同自己特有的東西和連繫。這位女仕的分享,讓我即時想起維斯康堤的《大地在震動》,電影一開始就出字幕說那些漁民的語言代表著貧窮和低下,而漁歌和漁民文化就是隨著香港發展慢慢成為旅發局死攬不放的圖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