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

2013電影節 -《沙漠梟雄》




《沙漠梟雄》的重新修復版昨日於文化中心上映,全院9成以上滿座。全長約4小時,中場設15分鐘休息,開場時及中場開始時會落幕播幾分鐘Theme Music。中場休息時間,我見身後幾行的彭浩翔一個人靜靜的在讀書,他這個低俗的偽文藝中年。

在文化中心的巨大螢幕之上,沙漠的風景是我前所未見的美麗。頭上的太陽、星星、雲彩,顏色和構圖之寬廣變幻,如兒時去太空館天象廳看萬般星際之興奮;沙漠遠處慢慢走過來的一線黑影,中國成語所謂的「海市蜃樓」,我終於能感受到箇中的虛幻。


在螢幕之上,我只能見到一線黑影,但戲中的角色,卻己認得出那一線黑影是姓甚名誰。在大漠中展現千里眼認人能力的,是貝都因人。貝都因人我曾在約旦旅行時接觸過,一個異常友善的民族,當中有一個青年很認真問過我,覺得貝都因人怎樣;我同樣認真的回答,你們跟你背後的佩特拉神殿,同樣美麗。

所以,我對《沙漠梟雄》中全部貝都因人都懂說英文 (他們事實上絕大部份是英國演員),也沒什覺得不自然,我接觸過的貝都因人,也幾乎全部都懂英語。戲中主角T.E.Lawrence有兩名忠心的年輕隨從,今時今日到約旦,你依然有機會感受到貝都因人的忠心熱心,雖然他們修改了其表達的方式,改為問你「有否需要一架空調摩托車上山?」,他們的意思是騾子,騾子頭上可能掛了一個BMW的標誌。在大漠之上談起空調,這份調侃也跟《沙漠梟雄》的幽默感類似。


多久沒在電影螢幕上看過像T.E. Lawrence般不能置信的英雄。他在極地沙漠生死之際,依然維持自己的道德行事,不管自己會否晒死迷路;他相信不可放棄自己的同伴,在無人曾經率眾跨過的沙漠,他依然選擇回頭;他初到沙漠,卻是像為沙漠而生,當地貝都因人驚訝的問,英國是不是有沙漠的。

故事開始,他是個無所不能的英雄;但到中後段,故事慢慢變成康拉德《黑暗之心》的腔調,在沙漠的打打殺殺呈現出迷失和無力感。到大隊進入了大馬士革後,所謂國會的混亂徹底將T.E. Lawrence跨國界、跨地域之阿拉伯夢成為泡影。

彼德奧圖演活了沙漠梟雄T.E. Lawrence。他在開羅的英軍總部,是多麼自然的一個陌生人,那斯斯然的敬禮,盡顯他那腦海內不同的調子;T.E. Lawrence不相信命運,一般的電影只會「命中註定」的呈現他如何改寫命運;《沙漠梟雄》的偉大,是他真的說服我們所謂命運是不值得相信。摩西能走過的路,命運不會讓你走得過,要走過與否是乎你的決定,多於命運。


2013年3月28日 星期四

巴黎印象 – Chinatown




Chinatown對很多人來說,尤其是西方人,有種不其然的魔力。記得Orson Welles執導的《The Lady from Shanghai》,Rita Hayworth在美國唐人街左穿加插,走過正在做戲的大戲棚,她還講了句廣東話,這些都是Chinatown一種很有趣、又帶點懷舊的異國風情。

我在巴黎到過的Chinatown,跟Rita Hayworth走過的唐人街,驟眼看是大相逕庭的。沒有東方色彩的飛檐走壁、也沒有卧處藏龍的市井冷巷。朋友帶我走進華人區,是走上幾條電梯的平台商場,第一觀感是非常像九龍東的公共屋村,如順利、彩雲等,上方的住宅大廈,則有種跟巴黎很不協調的冷冰。


再走進商場內,商場內的陳設好熟悉,但又好陌生,一間大型的華資超級市場,招牌用的卻是香港漸被遺忘的舊式辦館字體,而那裡擺賣的瓷器、漆器、食具,還有那種藥材和食物夾雜的味道,喚起了兒時行大華、華僑等國貸公司的回憶。


朋友再帶我到一間華人開的西餅店,多久沒見過西餅上有如此濃沃而不明艷的色彩,這對我來說是確實屬於東方的色彩,西方的糕點是不會有這種顏色,只有我們的西餅才有這種叫人沉重的喜慶感,只有我們做的啫哩才會插上色彩繽紛的萬國旗。 

我在那間餅點,買了一件「清心糕」。「清心糕」的味道和樣貌我還是留給大家想像吧,最吸引我的就是那個有點張愛玲味道的名字,叫人想起還是法租界舊上海。


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2013電影節 – Watchtower 傷心瞭望塔




電影節至今看了6部,最震憾、最厲害的要數Taviani兄弟的《Caesar Must Die》,但感覺最熟悉最回味的則非土耳其的《Watchtower》莫屬。

那份熟悉的感覺源自土耳其的巴士和車站。土耳其巴士最大特式是採用飛機服務的模式,在長途巴士上會有服務員問你Coffee or Tea,會有電影或者極有當地特式的流行曲播放;到中轉站,則有食堂,旅客更可在中轉站訂住宿、旅行團、熱氣球、導遊等等,某些通宵路線的中轉站凌晨時份更有難以置信的熱鬧感。


Watchtower》就是圍繞一條土耳其於山區的巴士路線和車站,女主角是一名在大學修讀文學卻在巴士上當服務員,有一刻,司機也抵受不了那些富有當地特式的大吵流行曲,女主角便說,她電話內有些音樂,是某些電子東西,在土耳其巴士上的電子味道,跟當地的橄欖和香料混雜之味,確是一種不其然的衝擊。回到巴士站的職員房間,在那個有板間房味道的房間,她躺著讀她那些文學教科書。

在巴士上,她遇上一名在郊外瞭望塔當保安員的乘客,彼此各懷心事出現於這條偏遠的巴士線。《Watchtower》的主題明顯是以與世隔絕的瞭望塔來營造一個逃避現實、慰藉心靈的空間,但我更鍾情土耳其巴士上 一夥夥尚未清楚目的地的漂泊心靈。

 

2013電影節 -《雲堆裡的星》




印度經典《雲堆裡的星》,電影開始有一列在村口的大樹,這個景象教我立刻想起一部香港電影,就是嚴浩的《似水流年》,當中村口有一棵很具代表性的大樹。

景象雖類同,《雲堆裡的星》絲毫沒有《似水流年》般的淡淡然,故事是典型苦命女兒擔起全家的悲劇。村口一列大樹,前景是擔起頭家放工的女兒,中景是她那優遊自在追求理想在樹下唱歌的哥哥,後景是剛剛駛過的火車,電影開首叫人讚嘆具幾何感的層次處理,已表現出各人命運之迴異,其實出走之路就在身後,但女主角選了來回西斯佛斯的路。


《雲堆裡的星》是一部有著平實詩意的電影。戲名「雲堆裡的星」就是源自女主角收到的情詩。老父更可以隨時以英文背誦濟慈和葉慈的詩句,他在病到頭腦不清醒之際,還說希望可以回復能感受到華滋華斯詩意的心靈,戲中的詩意反襯了最後物質豐盛心靈卻被出賣的結局。人的良心,確如雲堆裡的星。


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

2013電影節 – 羅塞里尼《火山邊緣之戀》




若說拍於意大利小島的電影,相信不少朋友跟我一樣,第一部想起的會是安東尼奧尼的《迷情》。當年《迷情》被媒體批評得垃圾都不如,但意大利電影大師則羅塞里尼牽頭聯署去撐《迷情》。原來意大利的小島也曾吸引著羅塞里尼,這次電影節修復版的《火山邊緣之戀》就是主要在一小島拍的。

《火山邊緣之戀》是一段世故與純真的結合。英格烈褒曼演的是從立陶苑來逃避戰火的難民,在難民營內結識了男主角Antonio,後來結婚,但結婚最主要的原因是她辦不到去阿根庭的移民,唯有跟這聲稱海邊有房子的年輕男子結婚。

這座海邊的小屋,是英格烈褒曼活生生的監獄,因為丈夫Antonio所住的,是在火山下一條非常落後的鄉村,火山另一邊的村落用摩打船時,這面還是人手划船和拖網。她完全沒事可做,在家內裝修只換來丈夫一臉不滿;走出家,無論是對著年輕人或神父,英格烈褒曼的一舉一動都是不經意的挑逗,而這些一切也在頭帶頭巾的保守女村民鄙視之下發生,這個金髮女郎無法不成為全村公敵。


結局英格烈褒曼走上火山嘗試逃離鄉村一幕,無疑是過份失實的,但卻是全片的劇力高潮所在。火山的煙掩過英格烈褒曼,苦苦走上山頂卻無出路,呆望星空之下向神號哭,那份物處死胡同的無力感,痛苦地折磨著叫人可憐的英格烈褒曼。


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巴黎印象 – 通往凱旋門之路




我在蒙馬特墓園探訪完杜魯福和Henri-Georges Clouzot兩位大導之後,打開地圖看看有什麼地方去,就決定不如行去凱旋門。

其實,那天我是由旅館出門,一直行上蒙馬特山頂的聖心堂,再由聖心堂一直走過紅磨坊、花神咖啡室、公墓最後到了凱旋門,我相信平日不喜歡走路的人,是不會因為享受巴黎而突然可以走這麼多路。我只能說,巴黎是極度適合我這些向來喜歡走路的人。

走路最大的好處,就是旅程遇上一些意料之外事情的最好契機。首先,經過一賣紅酒的店子進行試酒會。試酒會的形式相隨便,就是每個酒莊有個酒桶,有些就有專人侍酒介紹,有些就放低幾枝任倒任試,附加一個clear folder為價目表,店內還有些熱食,但言語不通的我也不好意思去拿東西吃,自己一個就走去倒著酒一杯又一杯,飲了89小杯,免費的酒總是特別好喝的。我從不出席甚麼試酒會,見他們試酒為免飲得太多將酒吐進桶裡,我覺得是這些品酒人不優雅的一面。


凱旋門貴為世上其中一個最著名的景點,當我沿著Boulevard Haussmann再轉Avenue de Friedland朝向凱旋門走時,我驚訝怎麼我在走的這段路這麼少人走,觀光客去了哪呢? 路上經過一座巴爾扎克像,他的神情有點反映我當時的迷茫。其實只要到了凱旋門前,你就能重回觀光客的世界。


原來凱旋門是收費的。又真的有非常多遊客排隊一登凱旋門,亦沒有中國旅客嘗試扮傻過馬路繳過收費處而走到凱旋門下面,他們每個人也樂意為置身於凱旋門排隊和付錢。

每想起凱旋門,我避不了同時想起梅維爾的《影子軍團》。有非常多的道路通往凱旋門,我在當地嘗試記起或尋找《影子軍團》中拍攝凱旋門的角度,但怎樣看凱旋門也好像沒有分別的。太多道路通往凱旋門,但教我領略到勝利真義的,卻是從凱旋門之前不得已轉了彎的《影子軍團》。

2013年3月17日 星期日

我看米高漢尼卡電影




現在,不是有很多導演,他每出一部作品我都會想去看,去看王家衛算是一種流行跟風,米高漢尼卡 (Michael Haneke) 則總有吸引力看看他如何拍某某主題。如近日上影的《愛》,主要吸引我的,除演員陣容外,就是看米高漢尼卡會拍成一個怎樣愛的故事。

許多熟悉米高漢尼卡的朋友,都會留意到他是偏向喜歡玩某一種電影常見的類型或主題,再將其一些慣常娛樂或吸引觀眾的元素剔除,呈現一種米高漢尼卡電影中一貫獨特的真實感。《鋼琴教師》中的情慾壓抑,觀眾看的就是壓抑中的鬱悶而非從變態情節尋找娛樂;相同情況出現於較早年的《Funny Games》,變態殺人犯就是將所有人殺了,而從荷李活片中會有殺人情節的緊張刺激,這些娛人元素就一點也找不到,瘋狂殺手將所有人殺了,是沒有什麼值得興奮的,觀眾單純看的就是當中的變態。

米高漢尼卡是一個喜歡用電影技巧,多於情節的轉合而達至的戲劇效果。《愛》中主題海報上的對望一幕就是,處理這幕「對望」所引來的停頓,是電影技巧多於情節安排;類同情況出現於《偷拍》(cache),那一幕突然如來的死亡,是電影節奏和進出場景對比的技巧,方有那種完全意不想到的感覺。

米高漢尼卡喜歡透過電影探索跟觀眾的關係。在《Funny Games》中,先出現殺人兇手惡有惡報情節然後倒帶改寫結果,算是其中一種,但當時只算是淘氣的玩弄;這類跟觀眾互動的元素在《Code Unknown》有更多實驗的元素和嘗試,而最終集大成於《偷拍》。《偷拍》源自戲中一對中產夫婦,不知何時一直被人跟蹤偷拍,慢慢改變戲中眾人生活秩序引致後來某些瘋狂事情的發生,戲中人全不知誰在一直跟蹤他們,導演雖沒有明言,明顯地一直有本事跟蹤他們的人,只有一個可能,就是電影以外的觀眾,《偷拍》想拍出的感覺,就是戲內的角色感受到被某些人看著,而戲外的觀眾就是影響戲內發展的「偷窺者」,《偷拍》明顯是米高漢尼卡集大成之作。

新作《愛》雖沒有這類明顯跟觀眾的實驗,算是比較普遍的故事發展和題材但我認為是米高漢尼卡透過長年累積的技巧和電影實驗,讓觀眾置身非常近距離觀察生老病死這些一生必須經過的悲傷。我特別欣賞的是徒兒到訪一幕,Jean Louis Trintignant請他到大廳,徒兒當時不知道為何師母會這麼久也不出來,一直呆在大廳,再看見坐在輪椅的師父原來已經半身不遂……鏡頭望著徒兒一個人不知甚麼原因呆等在客廳,那幾分鐘的無奈和失措叫我印像深刻。



2013年3月10日 星期日

米高漢尼卡 -《愛》



沒有幾多部電影如《愛》般叫我期待。《男歡女愛》的Jean-Louis Trintignant,《廣島之戀》的Emmanuelle Riva,還有伊莎貝夏蓓和導演米高漢尼卡,以上每個名字對我來說都有某種特別的味道、某些與別不同的回憶,去看《愛》對我來說已全然不只是看一部電影而已,也不只是影迷朝聖而已,簡直有種探老朋友的親切感。

《愛》對我來說不盡是一部叫人精彩得興奮的電影,但我誠心認為這是米高漢尼卡突破了自己,比以往的作品更成熟。如你看過他在《Cache》中那幕香港宣傳聲稱為「電影史上最震憾的一幕」,他在《愛》中男主角Jean-Louis Trintignant的一道惡夢是相似技倆卻更精彩的演出;米高漢尼卡較早期的作品如《Code Unknown》、《Funny Games》、《71 Fragments of a Chronology of Chance》等等,有許多「斷片」式的影像實驗,當Emmanuelle Riva首次發病一幕,一個Shot/Reverse Shot、場景的一出一入、水龍頭的開關,米高漢尼卡手起刀落,將發病表現為一幕生命中的跳接,叫人讚嘆。

愛是恆久忍耐,也是一種相處之道;但愛當中並非單是美好,也並非必有高潮起伏。女兒的到訪叫父母心煩,徒兒的關心叫師父不舒服。徒兒首次探訪,坐在客廳良久等候初用輪椅的師母;女兒突然造訪,父親卻要扮沖廁、剛從廁所出來般,這兩幕有關等待的情節,是一段loading的過程,一段老人「屋內」和「屋外」世界的連接之間的loading,而《愛》叫人吸引之處,當然是透視兩名老人的內心世界和感受。

《愛》叫我想起小津安二郎。除了侯孝賢的《童年往事》外,只有《愛》能不其然讓我覺得有小津的感覺。那種感覺源自兩名老人相處談話中,有很多的「謝謝」、「對不起」、「不好意思」,那種頻密程度猶如小津電中的「今天天氣真好」。小津著重家的擺設,米高漢尼卡如是。那全廳都是書的陳設,並非導演首次的設定,在《Cache》中主人翁大廳也有長長的書櫃,而《愛》中開始的找書一幕,是一種在漢尼卡電影中一種生活秩序的象徵,當在Emmanuelle Riva病發「斷片」之前,則以鹽用完了交代生活失序的開始。

我喜歡《愛》,因為它就是有關愛的單純,而愛之單純就是以對方為出發點,多於為自身的考慮,或許這就是為何《愛》以一幕shot/reverse shot式的對望作其宣傳海報。《愛》雖然有關生老病死,但不叫我感動,何解喜歡上一部不叫人感動的《愛》,或許正是這電影非凡的吸引力。




2013年3月3日 星期日

巴黎印象 – 口袋只有三十歐羅的一天




不要以為我是什麼窮鬼背包客,我到巴黎是有備而來,帶足現金信用卡打算安排個下午時間,看完Edward Hopper就買舗勁!! 怎知當日出發走到地鐵站前,竟發現口袋只有30歐羅再多一點。

我到巴黎是有備而來,可是我主要放錢的銀包和信用卡都不小心留在我前一天穿的那件中山裝(!!)。其實回朋友家的路途也只需十多分鐘,來回半個小時,但想起花錢和不花錢其實兩者都是我的強項,30歐羅在巴黎過一天,我相信可以過得好自在。

30歐羅多一點,即港幣300多元,當然算不上充裕,但在巴黎要過一天也本應不是難事,如果你只是走走逛逛,而不是同一天要去Edward Hopper展。 Edward Hopper的入場費沒記錯是12歐羅,加上來回巴黎市內的地鐵票,我已洗掉了口袋一半的錢。

可幸的是,Edward Hopper展也花了我幾乎半日的時間,晨早在寒冷室外先排隊等了兩小時,再在場館內看了兩小時。口袋內輕若鴻毛的那些零錢,那種若有若無的輕盈,讓我在眼花瞧亂各式Edward Hopper紀念品前,依然有種處之泰然的出世之感。

步出Edward Hopper展場館Grand Palais,那已是站立超過4個多小時的我,在塞納河畔香樹麗舍大街交界,一望無際的廣場,五光十色的咖啡座和餐廳,何處可以容下口袋還有十多歐羅、正有餓意的我呢?真的沒有這種地方,唯有繼續行。

走到協和廣場附近,有不少香港遊客拍照;再到Jardine des Tuleries,冬天時再不見遊人坐在那水池旁如無所事事。再穿過Rue de Rivoli,一條豪華如廣東道的大街,然後到了Rue Saint-Honore,由於跟本港聖安娜餅店同名,有種莫名的親切感。終於在Rue Saint-Honore找到一間貌似馬莎的超級市場,買了一個56歐羅的肉卷來吃,那味道就如你在City Super560港元買的沙律或三文治,滿口也是物非所值的味道。

解決了飢餓感之後,我下午的行程由原定的胡亂購物改為胡亂行走。走過了豪華的大劇院,法新社的辦公室,一座完全被藝術家佔據了的大樓,還有晚上到了免費的猶太大屠殺紀念館,那重重深鎖,守衛森嚴之地我覺得記是載著仇恨之地,若數到戰後的紀念館,廣島的那個我覺得好多了。


步出大屠殺紀念館,路過一麵包店,想起在這裡還沒吃過平日喜歡的牛角飽。他們包裝牛角飽的方式很有趣,一張紙對摺卷住牛角飽的中間,會露出牛角的兩邊,在街上拿著那個模樣也幾有幾有趣。口袋只有三十歐羅的一天,就是啃著不太新鮮但依然香脆的牛角飽就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