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麥曦茵 -《烈日當空》



之前「富士浪攝流」有個電視廣告系列名為「牛奶的黑」,我領會不到「牛奶的黑」之意思,但當我終於看了麥曦茵成名作《烈日當空》,一片雪白校服的男生,走在鐵路旁同樣是雪白輸水管之上,我看到這一幕我想起了「牛奶的黑」四字,在表面上潔淨的城市,他們猶如雪白中的黑點並站在邊緣上作最後的探戈。
  
總體來說,《烈日當空》我覺得是一部具相當野心又滿是猶疑的作品,猶疑或許在於主題信息不清,太多旁枝,吸毒、新移民、單親家庭、援交、網上欺凌、補習、芭蕾舞等等通通有講。但結局銅鑼灣倒數與童黨爭執一幕,處理我認為有點大師級的視野和勇氣。衝突之後,逃跑的、無助的、受傷的、被動的、突然鼓起勇氣的、悔不當初的、置身事外的、無辜犧牲的,通通交錯於電光火石、狂歡和悲哀之間,雖然最終效果稍欠盪氣迴腸的起伏,但以這麼簡要的情節處理眾多角色因突變而生的反應和心情,實非容易。麥曦茵的《列日當空》,是烏雲密佈的我城中一道烈火太陽。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英瑪褒曼 -《生命的邊緣》



《生命的邊緣》 (Brink of Life) 雖然為英瑪褒曼於康城奪得最佳導演獎,但其名氣遠不如前作《野草莓》、《第七封印》或者後來的《哭泣與低訴》等等,或者對於英瑪褒曼的電影來說,《生命的邊緣》實在太過直接了當,將懷孕的Ingrid Thulin推進醫院,電影就完全在醫院內發生。醫院,確是最接近生命邊緣之地。

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

陶秦 -《四千金》





一直想看陶秦的《四千金》,未看之前也不其然會聯想到谷崎潤一郎的小說《細雪》,因為彼此都是有關四姐妹的故事。事實上兩者有不少類同的地方,都是比較富有的家庭,都是有關女兒的婚姻安排,都是處於新舊家庭價值交替的年代,當中又有一位是比較放盪前衛的女兒。但《細雪》有種冷艷和幽寂的美,反之《四千金》則有種出乎以料的天真和活力。

2013年7月27日 星期六

摩洛哥之約 – 的士




當我初到埗摩洛哥、迷失於Casablanca之時,在內心最猶疑是否需要一架的士那刻,在路上遇上一群休息中的士司機,他們問我你去那,我給了他們看預訂酒店之地址,神奇的是,他們叫我去對面馬路截。我呆了一呆,這些司機竟全不憂生意,更驚人的是,我在對面馬路截了兩架的士,但他們好像一頭冒水,然後就遺下我走了。我從未試過如此不受的士司機歡迎,尤其在外地。

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致褒曼的情書


一直以來,我認識的莉芙奧曼都是在英瑪褒曼的電影內,她在戲中詭異的笑容是不可能教我聯想到快樂的。是故,在紀錄片《致褒曼的情書》中,看到這個已入暮年傳奇女演員天真和衷心的笑容,還有和暖的天氣,風光明媚的小島,我真的很不習慣。及後,更見到他們二人在牆上如兒童畫的塗鴉和英瑪褒曼如學校功課的情信,不禁想怎麼會在海灘將零錢活埋、或者將紙條收入啤啤熊,這些長不大的傢伙,會拍得出依然叫人猶有如悸的《假面》或者《哭泣與低訴》呢?

英瑪褒曼電影中那些直刺心靈的對白,不存在於《致褒曼的情書》的莉芙奧曼。眼前的莉芙奧曼,是一個振動人心的天真老人,而不是一臉叫人心寒的假臉。我最喜歡她憶述已入暮年的她有次跟英瑪褒曼同行,英瑪褒曼說經歷過這麼多年,我們依然能並肩同行,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嗎? 途人或者認得出我英瑪褒曼,或者認得出你莉芙奧曼,但他們不會知道和理解,此刻在我們心中的友情。


 

Lonely Planet和我的二三事




今天,從《主場新聞》讀到Lonely Planet大幅裁員的消息,其實早一兩天也從不同途徑聽到這消息。見不同人留言認為Lonely Planet受到互聯網發展而業務受挫,我不感贊同,因為我覺得裁員是企業對於營運模式或品牌定位改變而作的決定,Lonely Planet近年舉動無疑是走向更大眾化,以前自稱Survival Kit,今天 no more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摩洛哥之約 – 初到Casablanca的方向感




在摩洛哥海關幾經折騰之後,就去機場鐵路站乘火車入Casablanca。我不是那些折騰過後就會變得充滿幹勁的人,我總是覺得不幸的事不會突然完結,所以當火車又要延誤一小時的時候,我的心情也相當之平淡,縱然我已有30多小時未有好好睡過。

2013年7月21日 星期日

摩洛哥之約 – 到埗



每次去旅行,我已有一定預備入境過程不會太過順利。例如去尼泊爾時,明明香港入境處網址寫明香港護當地照是免簽証,到埗後卻要排個多小時辦簽証;又例如去日本山陰時,我竟被一行三人如北野武、織田裕二般有老有嫩的幹探查問半個多小時,他們對於我的行程大概編排好像很託異,表情告訴我這些地方好像我也沒去過,我去旅行的行徑和動機就是如此受執法當局質疑,呀! 還記得第一次去日本時,在大阪機場被女關員搜出花生醬一小樽,她問我要來什麼,當然,是要來塗麵包的。從此,我以後去旅行也不會再帶花生醬,反正我又不是這樣窮。

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

比利懷德 -《失去的週末》



站在天台,看40年代紐約尚未被摩天大廈攻佔的景觀,群樓高矮互疊有緻,鏡頭如希治閣《後窗》般選中了某大廈的一個單位,穿過窗台走進客廳,聽見數人打算如何歡渡週末假期,男主角問弟弟他的打字機在哪,但他的心卻緊緊的想著鏡頭穿過的那窗台,那裡有一根繩,牢著半天吊在牆外的一枝威士忌。